首页 > 动态
虐童不是“家务事” |
![]() |
在伊坂幸太郎的《一首小夜曲》中写道:“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近日,辽宁抚顺6岁女孩童童(化名)遭生母及其男友虐待案引发广泛关注。热水浇头、钳子拔牙、打火机烧嘴、钢针扎腿……这些骇人听闻的虐待行为,竟然都发生在一个6岁小女孩身上。据报道,童童(化名)在今年2月到5家务事月期间,多次遭生母及其男友残忍虐待,全身多处被烫伤、骨折。经鉴定,童童伤情为1处7级伤残,2处9级伤残,1处10级伤残。让我们欣慰的是,惨剧发生之后,孩子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 我们常说虎毒不食子,童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母亲却是如此心狠手辣的一个人,种种酷刑一般的惩罚落在一个还不懂事的孩子身上,孩子这次无异于是一次死里逃生。儿童的保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成年人受到伤害,会跑,会报警,但儿童不一样,儿童没有自保能力,对施暴者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儿童一般受到的伤害是来自于家庭内部,等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成年人对孩子施加肢体暴力和言语暴力往往被视为“家务事”。事实上,在中国,平均每周约有一个孩子死于家庭成员之手。“不打不成器”这种观念牢牢的生长在一些人的心中,这也就是未成年人遭受家暴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报告指出,家暴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拿孩子出气;孩子病残;施暴人精神异常;重男轻女等等,像童童的悲惨遭遇,只是类似家暴虐童案件的冰山一角,在温情的背后,无法现象有多少孩子每天处于父母的阴影中。有调查显示:高达74.8%的中国儿童(16岁前)遭受过不同形式的的虐待。中国潜在的受虐儿童已达1000万。 这起虐童事件发生后,央视曾发表言论,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却需要一直学习,至少可以学着变好一点,再好一点。有的人有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却用一生治愈童年,童童的外婆曾说:“孩子的性格变了,原来特别乖,特别温柔,现在连话都不愿意说。”这些回忆,像一根刺,狠狠地扎进了童童的心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强化了父母或者监护人的第一责任,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其中,强调了禁止对未成年实施家庭暴力,强制报告对相关机构和公民都是明确的法律义务。当见到孩子受到侵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第一时间强制报告,与是否为亲属,是否认识都没有关系。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生命阳光爱心基金秉承“爱心呵护生命,阳光照亮未来”为宗旨,以“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尊重孩子、救助孩子”五大公益领域的爱心志愿服务为使命,积极做好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健康与救助、安全与救援、扶贫与助残,克服疾病、教育、贫困、残疾、暴力、安全、歧视等健康成长带来的障碍,保护青少年儿童应有的权利。对家暴、虐童零容忍!!!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生命阳光爱心基金所关心的,每一个遭受到非人对待的孩子也是生命阳光爱心基金所关注的。生命阳光爱心基金所发起的心理健康教育行动一直以来对于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疏导十分关注。 孩子是父母的明天,更是我们社会的明天,保护孩子,需要法律,更需要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家庭都能不被心理健康问题所困扰,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生命阳光爱心基金 作者:张冰冰 |
上一篇: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 下一篇:心理成长丨抑郁了?孩子越独立心理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