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警惕!因为这样喝水,15岁男孩胃肠突发痉挛性疼痛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锻炼身体,令人身心愉悦,许多小伙伴都有运动的爱好,就算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少不了运动锻炼,不过夏季炎热,在高温下运动常常大量出汗,导致自身的水分流失。

微信图片_20200723161611.jpg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若汗出过多,没有及时的补充,可能会引起心悸气短、心烦意乱等症状,短时间内大量的出汗,更是会引起人体津液耗伤,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小便少、便秘等表现。

53岁的张先生日常工作之余,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打网球,几乎每天都会坚持。一天晚上,打完球准备回家的张先生感觉胸闷、胸痛,一开始以为是太累了,可接下来的一周,胸闷胸痛愈演越烈,这才决定到武汉市第四医院检查。武汉市第四医院心内科医生接诊后,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考虑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过介入治疗后,张先生很快转危为安。“张先生因运动过量,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这才诱发了急性心梗。”医生解释,高温天气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在高温天气下,运动后的补水是十分必要的。微信图片_20200723161804.jpg

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补水方法,错误的补水方法,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帮倒忙”。比如喝冷饮,以及一口气喝一瓶水,这种饮水方式其实是不合理的。

微信图片_20200723162010.jpg

不但可能越喝越渴,甚至还会造成反射性出汗,使体内失水更多,夏天大量喝冰水、冷饮,还可能损伤脾胃

一名15岁男孩和同学一起去打篮球,没有吃晚饭的他,在剧烈运动之后喝了一大瓶冰镇饮料,接着出现腹痛,被家长紧急送往医院。医生在手术时,发现该男孩的腹腔内较多脓性渗液,十二指肠周围附有脓苔,十二指肠球部可见直径约0.8厘米的穿孔。原因可能是由于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刺激胃肠道血管、黏膜的收缩、缺血,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穿孔。由于抢救及时,男孩最终脱险。

喝冰水看似解暑又解渴,实际上容易损伤脾胃及人体阳气,不仅会影响到水液在体内的输布,达不到补水的目的,还容易出现肚子痛、拉肚子,等脾胃阳虚的症状。

微信图片_20200723162134.jpg

除此之外,夏天在户外运动锻炼,还要注意预防暑热之邪,运动后喝冰水、冷饮,容易使寒湿与暑热共同侵犯人体。发生“阴暑”.出现恶寒、身体酸痛、浑身乏力,腹痛腹泻等不适。

运动后大量饮水,也是不健康的,中医认为,水液在人体的代谢,与脾、肺、肾密切相关,如果快速过量地饮水,超过了人体代谢、输布水液的能力,就难以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甚至可能对脾、肺、肾造成负担。水液代谢失常而聚集在体内,可以形成水湿、痰饮等,影响人体的健康,久而久之,可能导致眩晕、咳喘、水肿、泄泻,等多种病的发生。

微信图片_20200723162331.jpg

那夏天运动后如何正确补水呢?首先要避免运动后喝冰水、冷饮,出门运动时,带上一杯温开水,也可以在水里稍微加一点食用盐,在运动前后以及运动过程中,可以少量、多次饮水。

如果运动出汗过多,出现了气短倦怠等,伤津耗气的表现,应该停止运动,可以用适量,党参、乌梅、麦冬、五味子等药,热水泡服以益气生津、收敛止汗,如果出现皮肤干瘪、烦躁,甚至昏迷的中重度缺水表现,还应及时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喝水不能比速度,大口、快速地喝水,会把大量的空气也吞入腹中,引起打嗝、腹胀等不适,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

热爱运动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在运动后做好正确的补水措施,才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爽,而影响身体健康啊。


来源:共青团中央 本文专业知识由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陈淑娇主任医师提供 

上一篇:西农研究生坚守深山助脱贫:想留下来再干半    下一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