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食品安全丨这一地突发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病48例!夏天尤其要警惕这种食材→

7月1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020年6月(6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全省21个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报告1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为广州市黄埔区报告的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48例,无死亡。

据介绍,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广东省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监测,广东每年都发生因感染副溶血性弧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每年5~11月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多发季节。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其最典型的症状是脐周绞痛。

认识副溶血性弧菌

●主要来自海水,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

●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

●不耐热,在90℃的水里持续一分钟就会死亡。

微信图片_20200716151728.jpg

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生食海产品,烹调海产品时未烧熟煮透,熟食制品因保管或操作不当被污染。

●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中毒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腹痛的主要特点是上腹或脐周剧烈绞痛,一般呈阵发性。

●中毒的重症患者会因脱水造成休克。少数病人可出现意识不清、痉挛、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现象,若抢救不及时,呈虚脱状态,可导致死亡。

微信图片_20200716151748.jpg

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用于加工海产品的器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进食海产品前应煮熟煮透,尤其注意不能生食海产品。

●副溶血性弧菌对酸敏感,因此可在烹调海产品时加一点醋。

●食品煮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隔餐的剩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这一问题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自“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等视频问题曝光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生命阳光爱心基金、团中央未来网生命阳光频道联合中国食品报社共同发起“食育教育行动”,通过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红黑榜等活动帮助人民群众们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知识,避免食品安全方面问题的发生。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生命阳光爱心基金的公益活动涉及到关心、教育、培养、尊重、救助五大领域,有食育行动、留守帮扶行动等十项公益行动。

“食育行动”是生命阳光爱心基金、团中央未来网生命阳光频道联合中国食品报社共同发起一项食品安全教育类的公益行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向更多人传递更多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们、家长们避免遭受到问题食品的危害。

我们希望所有小朋友、大朋友都能够健康饮食。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 广东疾控 

上一篇:家长注意!网红玩具致女童脑外伤    下一篇:我国全力保障妇幼健康